以陶作為載體
向自然汲取肌理之皴
揉合時間鏈帶
傳達真樸簡約之美
在中國畫的技法中
皴法
用於表現山石地質
和樹表狀態的紋理
我們以陶為畫布
試圖在形體之上呈現自然的地表樣貌
在凝止的物我之間
彷彿隨著寫意的層表迴旋
覺察時間在隙裡流轉變化
光影的映照與幽玄
陶房主人
邱永豐
以泥為皴
用線條再造陶的有機可能
自我提問.思量物象的源起
推展出泥顏的豐富表情
原生。陶
以熟料土原始質地,展現古樸沉穩的樣貌
白覺。瓷
外層包覆薄透的白釉,呈現素淨雅趣的氛圍
黑礫。陶
黑沙風暴襲捲岩表,增添其豐富的表情變化
歲荒寒機趣生
「永皴燒」出於情感存續的偶然,連想幻化成必然。「皴」是自然機理的書線表現,泥線的不斷纏繞、堆疊,因「燒」而焠煉成形。邱永豐創造出無數變化自在的荒寒山巒,山在手中行,目光在無盡連綿的線條中遊走。山川異域,枯寂而虛靜,歲荒寒機趣生。「永皴燒」是自然的永恆期許、泥線與火吻的印契!
潘襎/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館長
重重複重重
每一次的創作,都是從搏泥製板入手,揮灑香灰、壓印皴紋,然後依底座的板型開始往上構築;這樣的過程,就像面對一個謎面,耐心地設法揭開謎底,整個過程就是一次次生命的歷程,也是一次次修練、觀照的過程。邱永豐永皴燒的「行山系列」,提供當代台灣陶藝界一個重新思考「傳統與當代」、「工藝與藝術」界限的一個凸顯案例。
蕭瓊瑞/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、台灣美術史學者
永皴燒的美學
作品容許觀者不再停留於靜止的狀態,而開啟更繁複、更豐富的感受。這種自我革命式的創作,應該是來自他自己充沛的想像力。陶土的運用不再只是單獨的藝術呈現,而以羅列的形式來彰顯創作者無限的想像力。想像是抽象的,卻能夠以陶土來詮釋創作者的心情。「行山系列」已經透露他生命的轉變,有意擺脫長年以來的藝術窠臼。
陳芳明/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、台灣文學史學者
© 2023 真工藝術事業有限公司